產(chǎn)品編號 | 產(chǎn)品名稱 | 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 | 產(chǎn)品等級 | 產(chǎn)品價格 |
315-03403 | ISOHAIR | 10次 | ||
319-03401 | ISOHAIR | 100次 |
ISOHAIR
ISOHAIR 100次用量
從人的毛發(fā)及指甲提取DNA 是法醫(yī)領(lǐng)域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(shù)。該技術(shù)可以簡單迅速地提取DNA,從分子生物學(xué)領(lǐng)域來說,與至今一直使用的血液及組織等主要實驗材料相比,受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較低,獲得實驗材料途徑簡單。
ISOHAIR是從人毛發(fā)、指甲提取DNA的試劑盒。毛發(fā)及指甲的主要成分角蛋白,難以分解,完全溶解毛發(fā)必須使用含有一般蛋白質(zhì)分解酶緩沖劑,進行長時間的孵化。本產(chǎn)品只需30分鐘左右,即可完全溶解毛發(fā)。操作簡單,而且總時間僅需1小時左右即可提取DNA。提取人基因組DNA也非常方便。此外,本產(chǎn)品亦可用于提取小鼠體毛及指甲DNA。
◆特點
? 可從人的毛發(fā)及指甲提取DNA
? 操作簡單,提取DNA僅需1小時左右
? 亦可提取小鼠體毛及指甲DNA
◆產(chǎn)品列表
保存方法
冷凍保存(-20°C)
ISOHAIR?。?0回用、100回用) |
|||
產(chǎn)品 |
容量 (10次用量) |
容量 (100次用量) |
備注 |
Extraction Buffer |
1 ml x 2 |
20 ml x 1 |
可能會有白色結(jié)晶析出,但是不影響品質(zhì)。若有此情況出現(xiàn),請進行50℃的熱水浴,待結(jié)晶完全溶解后即可使用。 |
Enzyme Solution |
100 μl x 1 |
1 ml x 1 |
|
Lysis Solution |
80 μl x 1 |
0.8 ml x 1 |
|
Ethachinmate |
20 μl x 1 |
0.2 ml x 1 |
|
3M Sodium Acetate (pH5.2) |
200 μl x 1 |
2 ml x 1 |
|
TE (pH8.0) |
200 μl x 1 |
1 ml x 2 |
◆使用實例
操作流程
◆實驗數(shù)據(jù)
下表實例的詳細情況請參考 ISOHAIR實驗數(shù)據(jù)匯總(PDF 744 KB)。
[人 毛發(fā)] |
1. 檢測出線粒體DNA 2. 檢測出p53基因 3. 檢測MCT118 4. 使用T4 gene 32 protein,緩和PCR阻礙 5. 從毛發(fā)提取到的DNA量 6. 毛發(fā)的部位及DNA量 7. 脫毛后經(jīng)過時間及DNA量 8. PCR條件 |
[人 指甲] |
1. 檢測出線粒體DNA 2. 檢測出p53基因 3. 檢測MCT118 |
[小鼠 體毛] |
1. 檢測出線粒體DNA 2. 檢測出p53基因 |
[小鼠 指甲] |
1. 檢測出線粒體DNA及p53基因 |
[人的毛發(fā)、指甲、口腔粘膜] |
1. 使用人的毛發(fā)、指甲、口腔粘膜進行實驗的實例 |
◆備注
? 本產(chǎn)品為實驗研究用試劑。請勿用于醫(yī)療或其他用途。
? 感謝獨立行政法人水產(chǎn)綜合研究中心中央水產(chǎn)研究所 小林敬典老師的指導(dǎo)。
◆相關(guān)產(chǎn)品
? 發(fā)根提取DNA試劑盒 ISOHAIR EASY
? 教育用生物實驗 ISOHAIR Jr.(ISOHAIR、PCR試劑、瓊脂糖電泳試劑套裝)
? 酒精沉淀用共沉淀劑 Ethachinmate
? 緩沖劑 ddWater, TE(pH 8.0)
Q: DNA提取試劑盒「ISOHAIR」與「ISOHAIR EASY」的區(qū)別是什么?
A: 「ISOHAIR」與「ISOHAIR EASY」的區(qū)別如下表所示。ISOHAIR EASY可從發(fā)根簡單地提取DNA,必須使用有發(fā)根的樣品。
ISOHAIR |
ISOHAIR EASY |
|
樣品 |
?人毛發(fā): |
?人的發(fā)根: |
操作用時 |
?約1小時 |
?約30分鐘 |
提取結(jié)果 |
?溶解毛發(fā) |
?使用ISOHAIR EASY進行孵化時,肉眼看不出變化。(肉眼看上去還沒有溶解,實際上已有DNA析出) |
Q: 可以從牛毛提取DNA嗎?
A: 使用「ISOHAIR」提取牛(荷斯坦牛、黑毛和牛)的頭頂部分的毛發(fā)根部1cm處的DNA,取提取到的DNA的1/2進行了瓊脂糖凝膠電泳。成功提取了可用于 PCR的 DNA。
ISOHAIR提取牛毛DNA(PDF 600KB)
[ 1 ] Wilson, M. R. Polanskey, D. Butler, J., Dizinno, J. A. Replogle, J. and Budowle, B. BioTechniques, 18 (4), 662-669(1995)
[ 2 ] 笠井賢太郎,「蛋白質(zhì) 核酸 酶」, 41 (5), 738-743(1996)
[ 3 ] 吉井富夫, 田村一雄, 石山いく夫,「日法醫(yī)志」, 46 (5), 313-316(1992)
[ 4 ] Higuchi, R. von Beroldingen, C. H. Sensabaugh, G. F. and Erlish, H. A. NATURE, 332 (7), 543-546(1988)
[ 5 ] 吉井富夫, 田村一雄, 谷口高広, 秋山勝則, 石山いく夫,「日法醫(yī)志」, 47 (4), 323-329(1993)
[ 6 ] Gill, P. Jeffreys, A. J. and Werrett, D. J. NATURE, 318 (12), 577-579(1985)
[ 7 ] 安積順一, 森田匡彥, 美作宗太郎, DNA多態(tài)性, 7, 26-28 (1999)
[ 8 ] 辻洋子, 西尾元, 松井清司, 鈴木広一, DNA多態(tài)性, 7, 29-33 (199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