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散酶DISPASE?


產(chǎn)品編號 產(chǎn)品名稱 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 產(chǎn)品等級 產(chǎn)品價格
386-02271 DISPASE??Ⅰ?
分散酶?
10,000?PU?x?6?Vial、1g 培養(yǎng)用
383-02281 DISPASE??Ⅱ
?分散酶?Ⅱ
10,000?PU?x?6?Vial、1g 培養(yǎng)用

組織分散酶 DISPASE? I、DISPASE? II分散酶DISPASE?

  DISPASE? 是切斷肽鏈的中性、非極性氨基酸N 末端的金屬蛋白酶,能夠把上皮細胞從組織上剝離成片狀。以前技術(shù)人員一直把它用于原代培養(yǎng)的細胞分離以及分散。近年,在再生醫(yī)學(xué)和組織工程的領(lǐng)域上也有廣泛應(yīng)用,可以和膠原酶配合使用。此酶分離細胞迅速有效又溫和,細胞能保持完整,不會給細胞膜帶來傷害,無動物源原料,不含支原體或動物病毒污染,對于血清成分、酶濃度、處理事件、溫度、pH非常穩(wěn)定。


分散酶DISPASE?


DISPASE?

DISPASE

特性

結(jié)晶酶,無菌產(chǎn)品

粉末酶,非無菌產(chǎn)品

包裝

6小瓶

1g

酶活性

10,000-13,000 PU/小瓶

300,000-360,000 PU/g

添加劑等

含有醋酸鈣

含有糊精和醋酸鈣

儲存·有效期

 生產(chǎn)后在2~10℃下可儲存2年(未開封);

 開封溶解后請凍存在-20℃以下,并在6個月內(nèi)使用。


優(yōu)點、特色


●  DISPASE? 是來源于Paenibacillus sp. (舊名:Bacillus polymyxa )的中性金屬蛋白酶?;钚灾行?/span>

     有Zn2+,比Ca2+ 穩(wěn)定。

●  酶活性幾乎不受血清成分影響,因此不論是否有血清,都可以使用本產(chǎn)品。同時可簡單地通過添加EDTA

         或者稀釋反應(yīng)液來停止酶反應(yīng)。

●  可以很好地分解構(gòu)成基底膜的Ⅳ型膠原、纖維連接蛋白,讓上皮細胞從組織上剝離成片狀。

●  與胰蛋白酶、膠原酶等蛋白酶的作用不同,造成的細胞損傷更少,可溫和地分散細胞。

●  由于作用條件的范圍廣泛,可以在不同的酶濃度、處理時間、溫度以及pH 條件下,使酶發(fā)生作用。

●  細胞培養(yǎng)溫度一般在37℃,酶在此溫度下非常穩(wěn)定。根據(jù)細胞種類的不同,可以往培養(yǎng)基里添加本產(chǎn)品,

          進行懸浮培養(yǎng)。

●  本產(chǎn)品不含支原體。

●  本產(chǎn)品沒有使用動物源原料。


案例、應(yīng)用

 酶濃度

 100 ~ 2,000 PU/mL

 溶解液

 含有Ca2+ 的緩沖液或者培養(yǎng)基(可含有血清)

 反應(yīng)時間

 30 分鐘~幾天

 反應(yīng)溫度

 室溫~ 37℃

 反應(yīng)pH

 6.5 ~ 9.0

 抑制因子

 EDTA, Fe3+, Fe2+, Ni2+, Cu2+, Al3+, Zn2+

 

※ 1PU 的定義是使用酪蛋白分解法1 分鐘內(nèi)分離1 微克酪氨酸的酶活性。


分散酶DISPASE?

資料

分散酶DISPASE?

點擊查看

  1. Matsumura T, et al. Jpn. J. Exp. Med. 45, 377-382 (1975).

  2. Matsumura T, et al. Jpn. J. Exp. Med. 45, 383-392 (1975).

  3. Rheinwald JG, et al. Cell. 6, 317-330 (1975).

  4. Green H, et al. Proc. Natl. Acad. Sci. USA. 76, 5665-5668 (1979).

  5. Kawakita T,et al. Invest. Ophthalmol. vis. Sci. 50, 4611-4617 (2009).

  6. Kitano Y, et al. Br J Dermatol. 108, 555-560 (1983).

  7. Thomson J.A, et al. Science. 282, 1145-1147 (1998).

  8. Yan X, et al. Stem Cells Dev. 19,469-480 (2010).

  9. Kurt S. Stenn et al. J. Invest. Dermatol. 93, 287-290 (1989).